祷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祷辞的简介:

dǎo cí
1.祷文。

  • AI解释

祷辞》的详细解释

祷辞,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宗教仪式和民间信仰。它指的是在特定的祭祀场合中,信徒或祭司向神灵、祖先或者天地表达敬意、祈求、忏悔等情感的一种文字形式。祷辞通常具有庄严、虔诚的特点,其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个人的祈祷、对家国大事的祈福,也可以是对灾难的控诉和对平安的期盼。

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我们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祷辞记录,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信仰状态,也提供了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祷辞”一词现今多用于泛指任何形式的祈祷文或祷告内容,不再局限于宗教仪式上使用。

5个造句

  1. 她拿起手中的笔,在纸上写着虔诚的祷辞,向神灵祈求儿子早日康复。
  2. 在祭祖大典上,族长念诵着精心撰写的祷辞,为逝去先人送上最真挚的敬意和祝福。
  3. 每当面对困境时,他都会默念一段简短的祷辞,相信神灵会引导他找到出路。
  4. 在寺庙内,信徒们低声诵读各自的祷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5. 晚会上,她即兴编撰了一段动人的祷辞献给晚会主持人,表达了对所有演员们的感谢之情。

这些造句展示了“祷辞”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方式和含义,既有宗教仪式上的意义,也扩展到了个人情感表达和个人生活场景中。

分词解释

dǎo

1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求福:~文。~告。~念。祈~。2 祝愿,敬辞(书信用语):为~。盼~。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