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诡说的简介:

guǐ shuō/shuì/yuè
1.辩说之辞。 2.虚妄之辞。 3.谎骗﹔假说。

  • AI解释

诡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字面上可以分析其含义。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诡”与“说”。从古文中来看,“诡”常用来形容行为、言语等不诚实或欺诈的样子;而“说”则是指言辞、论说。综合起来看,《诡说》可以理解为“用欺骗性的言辞来表达某种观点或者说服他人”。

不过,由于这个词并不常用,并没有明确的古文定义或特定含义记录下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诡说”通常会根据上下文进行具体化解释。

以下是基于这个概念生成的五个造句示例:

  1. 在这次谈判中,他用了一些比较诡说的手法来打动对方,成功达成了合作意向。
  2. 小李对父母撒了一个小诡说,让他们在周末给他安排了一次远足旅行。
  3. 老师告诫同学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避免使用过于诡说的言辞,保持真诚和信任。
  4. 为了提高文章吸引力,他在写作中运用了一些巧妙的诡说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
  5. 在辩论赛上,对方选手的诡说让观众有些困惑,但最终还是理清了论点。

请注意,这些造句都是基于对“诡说”一词的现代理解进行创作的,并非出自古代文献。

分词解释

guǐ

1 欺诈,奸滑:~称。~道。~诈。~辩(➊无理强辩;➋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论”)。2 怪异,出乎寻常:~异。~怪。~秘(隐秘难测)。~谲。3 责成:~求(责求,索讨,如“~~无已”)。4 违反:言行相~。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