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落的拼音、解释、组词

访落的简介:

fǎng luò/là
1.《诗.周颂.访落序》﹕"《访落》﹐嗣王谋于庙也。"毛传﹕"访﹐谋。落﹐始。"郑玄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后因以"访落"谓嗣君与群臣谋商国事。 2.谓访求失落之物。

  • AI解释

访落》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籍,它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因疏忽或遗忘而导致的人或事物的查找行为。具体来说,“访”有寻找、访问的意思;“落”则可以理解为遗漏或者丢失的事物。“访落”的整体含义是寻回曾经遗忘或是未曾注意到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字义解析:“访”,意为拜访,探望,这里引申为查找,寻求。如古代文人可能用“访”来描述寻找失去的书籍或朋友。
  • 词源背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叙传》中,原文是“访落无余”。后来在一些古文中也有类似用法。

造句

  1. 在整理旧物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丢失多年的珍贵邮票被访落在一个不显眼的抽屉里。
  2. 经过一番仔细查找,李教授终于访落了多年前误删的一篇重要文献,这对他的研究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他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成功地寻回了一些失联多年的老友,这真是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访落了过去的人与事。
  4. 小明整理自己的书架时,发现了一本很久以前买的却从未读过的古籍,于是他决定重新打开这本书,细细品味,这次的访落对他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文化收获。
  5. 在搬家过程中,张女士意外地在旧衣箱里找到了十年前购买的一件珍贵纪念品,这件物品是她和前男友的合影,这让她回想起许多过去的日子,这次的访落不仅带来了惊喜,也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记忆。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访落》这个词更多地被用于描述一种意外发现或找回失去之物的情境,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仍然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访

fǎng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là,luò,lào

1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