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外之意的简介:
yán wài zhī yì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 AI解释
《言外之意》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话里暗含的意思或话语之外表达的含义。通常用于形容说话者在表达某些观点、情感时,并不直接说出所有内容,而是通过暗示的方式让听话者去领悟其真正意图。
【详细解释】 1. 定义:言外之意指的是语言中超出字面意义的部分。 2. 用法:主要用于描述言语技巧和含蓄表达。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正式演讲等场合中使用较多。 3. 举例说明:“言为心声”,“言辞”往往包含着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或深层次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
【例句】 1. 他虽然没有直接说要辞职,但言外之意大家都听出来了。 2. 老板在会议上提到市场前景时,言外之意是让我们提高效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3. 她总是通过言外之意来表达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让人捉摸不透。 4. 在那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得每一句都有言外之意,引人深思。 5. 他的话虽然简单,但其中的言外之意却透露出他对这个决策有保留。
分词解释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意
yì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