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牒的拼音、解释、组词
投牒的简介:
tóu dié
1.呈递诉状。 2.呈递文辞。 3.投弃授官的簿录。借指弃官;辞职。
1.呈递诉状。 2.呈递文辞。 3.投弃授官的簿录。借指弃官;辞职。
- AI解释
《投牒》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从其字面来看,“投”意为“递交”,而“牒”在古代是指官方使用的文书。综合起来看,《投牒》这个词通常与古代官员或平民向政府机关提交申请、请求或申诉等有关行为相关。
具体解释如下: 1. 含义:在古代,人们遇到问题或需要寻求帮助时,往往会通过正式的途径向官府递交申请,这种行为称为“投牒”。 2. 用途:主要用来描述平民百姓向政府官员或是官府递交申请状、申诉书等文书的行为。
造句举例
- 古代农民遇到土地纠纷时,常常会投牒向上级衙门寻求解决办法。
- 在那个动荡年代,许多百姓选择投牒给县令以求得到保护。
- 民众若要获得官府的帮助或救济,往往需要投牒申请。
- 这位官员对待平民的诉求非常认真,每次都会收到他们的投牒并给予妥善处理。
- 历史上著名的包拯以其公正著称,曾多次接受普通百姓的投牒。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以《投牒》的历史背景为前提进行编写的,并可能并不完全符合每个具体使用场景。如果您有更具体的语境需求或者其他疑问,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投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