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受长缨的拼音、解释、组词
愿受长缨的简介:
yuàn shòu cháng yīng
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为国家效力。
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比喻愿为国家效力。
- AI解释
词语释义
《愿受长缨》这四个字并不是一个现成的成语或俗语,而是根据古代典籍中的记载进行解读。它可能来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不听……唐雎对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而“长缨”的典故则与西汉名将苏武有关,《汉书·苏武传》中提到“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这里借用“受长缨”来表示甘愿为国效劳的决心。
在《史记》的记载中,“长缨”指的是用来捆绑敌人的长绳,后引申出“长缨在手”的意思。因此,《愿受长缨》可以理解为表达愿意接受国家交付的任务或使命,并且准备为此付出努力和牺牲。
造句
-
苏武当年就曾说:“若令赐死,状如辱人,非大丈夫也。愿受长缨,羁南越王而还,以示武节。” ——这意指苏武宁愿接受绳索,将南越国王捆绑归汉,并展示其忠诚与气节。
-
作为军人,我们每个人都应牢记:“若有战,召必至!愿受长缨,为国捐躯!”这是对国家最深沉的承诺。
-
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战争的硝烟,但每一个愿意接受挑战、愿意贡献自己的人,都是新时代的“长缨”。 ——此处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我们应当明确:“愿受长缨,在国难之时挺身而出!”——强调在危急时刻勇于承担责任的决心。
-
当国家处在困境中时,每一个愿意接受使命、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普通人,都可以说是在“愿受长缨”。 ——表达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词解释
愿
yuàn
1 乐意,想要:宁~。~意。情~。自~。2 希望:~望。志~。但~。夙~(亦作“宿愿”)。如~以偿。事与~违。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还~。4 老实谨慎,恭谨。
受
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
长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度。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缨
yīng
1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子。红~枪。~穗。2 像缨的东西:萝卜~子。3 带子,绳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