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的拼音、解释、组词

披裘的简介:

pī qiú
1.汉严光少时与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及刘秀称帝,隐居不出。刘秀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估计他就是严光,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2.见"披裘负薪"。

  • AI解释

词语“披裘”通常指的是穿着皮衣,常用于古代文学中描绘人物形象或描述情境。在古文中,“披裘”的意象往往带有某种特定的情感色彩和时代背景。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披”是穿、戴的意思;“裘”指用动物皮毛制作的衣物。因此,整体上“披裘”就是穿着皮衣的样子。

  2. 象征意义

  3.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披裘”往往与隐士或退隐之人联系在一起。穿着皮衣可能代表了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宁静的生活方式,带有避世或超然物外的意味。
  4.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披裘”也可能用来形容寒冷时节人们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情景。

造句

  1. 昔日那位披裘独行于深山之中的隐者,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翁。
  2. 寒冬腊月,渔夫们常常披裘出海捕鱼,风雪中坚守着生活的希望。
  3. 在那座破旧的茅屋旁,一位老者穿着披裘坐在门前,似乎在等候着什么。
  4. 山林间的隐居者,身穿轻薄之裘,手握竹杖,踏过落叶铺就的小径,显得悠然自得。
  5. 古人云:“山中多卧雪披裘之人”,这正是指那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高士。

分词解释

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2 穿戴:~挂。~甲。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4 劈开,裂开:竹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