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或出的拼音、解释、组词

呼之或出的简介:

hū zhī huò chū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 AI解释

《呼之即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它形容某人或某种情况非常逼真、生动,几乎可以被呼唤出来,形象地表达了艺术或文字描绘极其生动传神的意思。

成语详解

  • 字面意义:意思是只要一叫喊,这个人或事物就会出现。
  • 引申义:用来形容文章或描述极为生动逼真,以至于读者仿佛能听到声音、看到画面。
  • 使用场合:多用于赞美文学作品的高超技巧和表现力。

造句

  1. 这幅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让人仿佛可以听见他们在交谈。
  2. 小说家的文字功夫真了得,笔下的人物个个《呼之即出》。
  3. 舞台上的演员表演精彩至极,观众都感觉角色们《呼之即出》,似乎即将走出舞台。
  4. 他画的花鸟鱼虫都非常传神,《呼之即出》,让人赞叹不已。
  5. 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生动无比,《呼之即出》,仿佛读者能立刻置身其中。

分词解释

1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2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3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4 象声词:~地跳起来。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huò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①也许;②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