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童子科的简介:
tóng zǐ kē
1.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
1.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
- AI解释
《童子科》,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指代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即允许未成年儿童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制度并非普遍实行于所有朝代,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作为一种激励人才、选拔特别人才的方式存在。在明代的《明史》中有关于“童子试”的记载,说明了这种考试的存在和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那些展现出卓越才华和学习能力的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并有可能被推荐进入更高的教育机构甚至直接参与国家事务。
造句
- 在古代,许多聪明的儿童通过《童子科》成功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 尽管年龄尚小,王家明还是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了《童子科》考试。
- 相传有位十一岁的小诗人参加《童子科》,其作品深受文人墨客好评。
- 为了鼓励更多的少年才俊脱颖而出,《童子科》一度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曾通过《童子科》初试牛刀,并最终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分词解释
童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科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