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1562-1633)的拼音、解释、组词

徐光启(1562-1633)的简介:

xú guāng qǐ(1562-1633)
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1604年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 AI解释

详细解释

徐光启(1562—1633),中国明代科学家、政治家。他生活在晚明时期,是那个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并且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位重要的桥梁式人物。

  • 身份背景:徐光启出生于江苏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父亲是一名秀才,家庭条件较为贫困,但他通过自学成才。
  • 学术成就
  • 在数学方面,徐光启翻译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著作《几何原本》前六卷,这是中国首次系统地引入西方的几何学知识;
  • 在农业科学上,他编著了《农政全书》,总结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并引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
  • 他还参与修订历法工作,曾与利玛窦合作编写《崇祯历书》。
  • 政治活动:徐光启在明末担任过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重要官职,在处理国事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造句

  1. 徐光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多学科贡献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在徐光启的指导下,《几何原本》被成功地翻译到了中国,影响了几代学子的学习方式。
  3. 科技史上,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合作,堪称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4. 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至今仍为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5. 作为明清时期的科学家,徐光启的多学科成就体现了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

分词解释

1 缓,慢慢地:~步。~缓。~图。~~。2 姓。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

1 打开:~封。~门。某某~。~齿。2 开始:~用。~程。~运。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4 陈述:~事。5 书信: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