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惕号的简介:

tì hào/háo
1.惊恐呼号。

  • AI解释

经查阅,“惕号”并非一个标准中文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直接对应的含义,可能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或者是一个拼写错误。在正式或常见的使用场景中并不存在这样的词组。

不过,根据拆解来看: - “惕”字有警觉、警惕的意思; - “号”字可以表示标志、信号等。

如果将“惕号”作为一个新造词组合来理解,可能是“警惕的标志”或者“警戒符号”的意思。但请注意这种解读并不具有普遍认可性或权威性。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我们提供基于上述解释的五个拟造例句(假设其为一种表达):

  1. 为了提高安全性,我们在每个转弯处都设置了惕号
  2. 招聘过程中要警惕那些带有恶劣意图的人,确保团队内没有惕号存在。
  3. 这个地方常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我们用明显的惕号做标记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4.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我们需要增强惕号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5. 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设立了一些醒目的惕号以引导游客安全游览。

请注意以上例子是基于“惕号”可能的意义而创作的。如果实际遇到或需要准确解释某个特定术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获得更精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2 疾速:“一日~,一日留”。

hào,háo

1 名称:国~。年~。字~。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 记号,标志:信~。暗号。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6 指某种人员:病~。伤~。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