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子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建子月的简介:
jiàn zǐ yuè
1.夏历十一月。
1.夏历十一月。
- AI解释
《建子月》是古代中国农历的一个特定月份名称,它对应的是冬至节气所在的月份。在中国传统的历法中,一个完整的年周期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由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并且用地支(子、丑、寅等)来命名,这就是所谓的“十二地支配属月份”。《建子月》即为以“子”字开始的月份。
根据古代农历的规定,《建子月》通常指的是阴历十一月。这个时间点正值冬季寒冷之时,是古代农民耕作结束后休息养息的重要时期,在节气上包括了冬至和小雪、大雪等节气。
以下是包含《建子月》或与此相关的五个造句:
- 在《建子月》,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腌制腊肉,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储备食物。
- 古人十分重视《建子月》这一时节,认为这是农闲之余进行家庭祭祖的好时机。
- 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建子月》是观赏红叶的最佳季节之一,在许多古文中都会提到赏秋景的情景。
- 在《建子月》,民间有一种说法:“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意思是说在这个月份里吃饺子可以御寒,避免冻伤。
- 《建子月》时分,人们除了享受丰收后的喜悦之外,还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分词解释
建
jiàn
1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2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3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4 指中国福建省:~兰。5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