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司徒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司徒的简介:

pì sī tú
1.春秋时主管垒壁之官。辟﹐通"壁"。

  • AI解释

辟司徒》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根据您提供的词组,我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不过,在通常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语料库中,“辟司徒”并没有明确的释义。考虑到“辟”和“司徒”两个字的意义,我们来分别解析一下它们:

  1. 辟(bì):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意为征召或任命。
  2. 司徒:在古代中国,司徒是负责管理国家土地、教育事务的官职。

如果将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可能指的是通过某种选拔或者任命的方式担任司徒这一职务。但请注意,“辟司徒”并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或固定短语,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误解的风险。

造句示例

由于“辟司徒”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并不常见,这里我尝试根据其可能的含义构造一些句子来帮助理解:

  1. 古代情境:汉武帝通过“辟”这一方式任命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司徒。
  2. 拟古风格:他被皇帝以“辟”的方式进行提拔,成为新的司徒,负责国家的土地和教育事务。
  3. 学术探讨:在中国历史的选拔制度研究中,“辟司徒”可能指古代通过特殊途径任命司徒的行为。
  4. 文学创作:在《大唐风华》这部历史小说里,主人公因才华横溢而被皇帝“辟”为司徒,掌管国家教育和土地事务。
  5. 文化解读: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辟司徒”可以理解为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根据“辟司徒”的可能含义进行的创作,并非实际的历史事件或用法。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组合。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请提供更多信息。

分词解释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