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退公的简介:

tuì gōng
1.指公馀休息。 2.指退休家居。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退公”通常指的是官员下班回家后的时间,或者是从公务场合离开后的闲暇时间。这个词主要用来描述官吏结束了日常公务活动之后的私人时光。

详细解释:

  • “退”:意为离职或结束工作。
  • “公”:在这里特指与公务相关的事情。

因此,“退公”就是说从公务中解脱出来,不再从事公事的时间段。在中国古代,官员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会回到家中,享受个人时间和家庭生活。

造句:

  1. 在古代,官员们常常会在“退公”之后邀请友人共饮。
  2. 李大人今日心情甚好,特意在“退公”后去琴棋社与同僚切磋棋艺。
  3. 退公”之时,张老先生喜欢在家读书写字,以修养身心。
  4. 刘尚书的夫人很聪明,常常趁着丈夫“退公”,安排家务事宜。
  5. 虽然工作繁忙,但我仍希望在“退公”之后能够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这些造句展示了“退公”的应用场景和古代文人官员的生活状态。

分词解释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