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簪堕履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簪堕履的简介:

yí zān duò lǚ
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AI解释

遗簪堕履》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原文是:“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引纳。朗曰:‘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惟是共济,岂以私恩而阻大义也!’”这里的“遗簪堕履”实际上并非成语核心词汇,而是用来形容华歆和王朗两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不同,体现了他们对待原则和友情的不同态度。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一种比喻用法:《遗簪堕履》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放弃了重要的东西或物品,以表现其舍弃小利保全大义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对华歆在危机中选择共济(同舟共济)而非私情的描述。

造句: 1. 在疫情爆发的关键时刻,医生和护士们不顾个人安危,遗簪堕履地投身到抗疫一线。 2. 为了保护重要文件,他毅然决定放弃随身携带的钱包,这是一种遗簪堕履的精神体现。 3. 华歆在渡河时,虽然有财物丢失(遗簪堕履),但他选择与同伴共渡难关,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4. 面对火灾,消防员们毫不犹豫地进入火场救人,这种行为可以用“遗簪堕履”来形容。 5.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选择将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展现了“遗簪堕履”的精神。

请注意,“遗簪堕履”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正式成语,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华歆舍簪弃履的故事进行的一种延伸理解。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duò,huī

1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1 鞋:西装革~。削足适~。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步~维艰。4 执行,实行:~行。~约。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赐我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