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税亩的拼音、解释、组词

初税亩的简介:

chū shuì mǔ
1.古代废除井田制,按田亩征税的开始。

  • AI解释

初税亩》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与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土地税收制度有关。具体而言,“初税亩”是指公元前780年左右,鲁国为解决财政危机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按照实际耕种土地的面积征税。这项政策标志着中国古代从以人丁为主要依据的赋税体系向以土地为征收基础的转变。

详细解释

  1. 背景:在春秋时期初期,周王朝已逐渐式微,鲁国等诸侯国为了巩固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开始探索新的税收制度。
  2. 具体内容:“初税亩”实行后,按照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来确定赋税的征收。这一举措使得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需按实际占用土地数量纳税,从而为国家财政带来了稳定收入。
  3. 意义:这项改革不仅有助于解决鲁国当时的财政困境,还对后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1. 古代鲁国的“初税亩”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尝试,它成功地实现了税收制度从以人丁为标准到按土地面积征收的转变。
  2. 初税亩”的实施意味着封建社会正逐步向更加公平合理的经济体制过渡。
  3. 研究《初税亩》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还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代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4. 鲁国推行“初税亩”之初就遇到了不少阻力与争议,但最终还是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5. 通过学习历史上的“初税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几千年来税收制度演变的脉络。

分词解释

chū

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3 姓。

shuì

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款。~率。~法。~制。~务。2 姓。

1 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2 田中高处,垄:“居于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