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的拼音、解释、组词
曾母投杼的简介:
zēng mǔ tóu zhù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曾母,指曾参的母亲。杼,织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终于心生恐惧,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谗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说,越霸吴亡。亦作曾参杀人。
1. 曾母,指曾参的母亲。杼,织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终于心生恐惧,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谗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说,越霸吴亡。」也作「曾参杀人」。
《曾母投杼》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或成语,可能表述上存在误解。可能是您想询问的是与“投杼”相关的一个成语——“投杼信谗”,该成语出自《左传》,意为因为听信谗言而不再信任自己的亲人、朋友或是自己所珍视的人和事物。如果确实是指“曾母投杼”,可能需要澄清其来源或背景,以确保准确理解。
“投杼信谗”的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记载:“公曰:‘曾子烹彘,可谓信矣。今一夫不从,而欲以妇人之言变之,可乎?’”这里的“曾母投杼”部分可能是指在故事中曾子的母亲为了验证儿子是否真的遵守承诺,故意把织布机上的梭子丢在地上,以此来观察孩子的反应。但是,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形容由于听信谗言而不信任自己的行为。
造句
- 自从那件事后,他变得非常敏感,即使是朋友的好意提醒也会怀疑是出于恶意的投杼信谗。
- 老板对下属们的抱怨变得耳根子软了,仿佛每个不满的声音都是敌人的投杼,这让他难以做出公正决定。
- 在公司内部,小道消息往往比正式文件更有影响力,导致一些人开始投杼信谗,轻易相信非官方的传闻。
- 尽管事实证明那些怀疑和传言是错误的,但这次事件已经让许多人对团队的沟通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投杼信谗心态。
-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投杼而做出错误决策,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更应保持冷静与理性。
以上是基于“投杼信谗”这一成语所造的句子。如果确实想了解《曾母投杼》的具体内容,请提供更多信息或确认成语名称,以便进一步解释和举例。
分词解释
曾
zēng,cé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 同“ 增 ”,增加。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4 姓。
母
mǔ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
投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