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聚珍版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简介:
wǔ yīng diàn jù zhēn bǎn shū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 AI解释
《武英殿聚珍版书》是清代宫廷内的一种出版方式,指的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为了保存和传播古代典籍,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武英殿进行的一种雕版印刷活动。这种印刷技术采用了一种叫做“聚珍版”的方法,即每个字、每幅图都制作为单独的木刻雕版,然后根据需要组合起来进行印刷,因此得名“聚珍”。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能使大量书籍快速复制,对于当时的文化传播和知识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句示例:
- 清代宫廷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武英殿聚珍版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出版事业。
- 在《武英殿聚珍版书》的保护下,许多珍贵的古代文献得以保存至今。
- 学者们常在图书馆里查阅那些由《武英殿聚珍版书》印制的经典古籍,以获得深入的研究资料。
- 通过学习和研究《武英殿聚珍版书》,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当时的印刷技术,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武英殿聚珍版书》的数字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分词解释
武
wǔ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英
yīng
1 花:落~缤纷。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4 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5 同“ 瑛 ”,似玉的美石。6 指“英国”:~文。7 姓。
殿
diàn
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2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3 在最后:~后。~军。
聚
jù
1 会合,集合:~合。~会。~积。~集。~谈。~拢。~齐。~餐。欢~一堂。物以类~。凝~。~沙成塔。
珍
zhēn
1 珠玉等宝物:~宝。~珠。奇~异宝。席~待聘(“席珍”,坐席上的宝石,喻怀才待用)。2 宝贵的,贵重的:~贵。~奇。~稀。~闻。~玩(贵重的供赏玩的东西)。3 重视,爱惜:~视。~爱。~重(zhòng)。~存。~藏(cáng)。4 精美的食物:~羞(亦作“珍馐”)。八~。
版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