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梁的拼音、解释、组词

架梁的简介:

jià liáng
1.明代军中俗语,称结营为"架梁"。

  • AI解释

词语解析:架梁

架梁,动词短语,指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将梁结构放置或支撑起来的过程。这里的“梁”通常指的是建筑物中的横梁或者桥的主承重构件。具体操作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强度足够,并且能够承受预期的重量和压力。

架梁工作一般涉及到专业施工人员使用机械设备(如吊车、起重机等)来进行安装,同时还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以保证安全。

造句

  1. 工程队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架梁。
  2. 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固性,技术人员仔细测量并精确计算了每根梁的位置和角度。
  3.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正使用大型起重机将沉重的钢梁缓缓抬升到预定位置进行安装。
  4. 新桥即将完工,随着最后一根重要梁被安全地架设完成,整个项目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5. 考虑到施工季节和天气因素,我们优化了架梁的时间节点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架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不同情境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jià

1 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2 支承,搀扶:~桥。~不住。~空。3 互相殴打,争吵:打~。劝~。4 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5 捏造,虚构:~词诬控。6 古同“驾”,凌驾。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