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声的简介:

mín shēng
1.民众的声音。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民的要求和愿望。《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2. 人民的言论。即社会舆论。如:「民声沸腾」。

《民声》是一个词汇,其中“民”指的是人民,“声”指的是声音、意见或呼声。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中,它常常用来指代广大民众的意见、建议或者不满情绪。这个词反映了政府和社会对于民意重视的态度,强调了倾听公众的声音是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五个使用《民声》的句子:

  1. 政府高度重视民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
  2. 在这次地方选举中,候选人们纷纷提出解决民声问题的具体措施。
  3. 社区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的方式,积极收集并采纳了居民的民声建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平台成为了政府了解和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之一。
  5. 公司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团队来处理和反馈客户的民声意见。

这些句子展示了《民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