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文的简介:
dǎo/dào wén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2.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骛恍忽。"王念孙说:"怳忽"应是"忽怳"。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2.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骛恍忽。"王念孙说:"怳忽"应是"忽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校勘学上指抄刊古书时误写颠倒的字词。
2. 古书中为求协韵而倒置的文字。
《倒文》,这一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字面意思和相关语境推断,“倒文”可能指的是文字或句子结构上的颠倒、逆序使用。这并非一种正式语言学概念,不过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者表达方式中,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或强调某些内容,而将原文进行顺序上的调换。
详细解释
- 定义:在文句表达上故意改变原有语序、结构的一种修辞手法。
- 目的:
- 强调特定词语或句子部分的意义和作用。
-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 有时用于制造某种悬念或神秘感。
造句
- 原句:我们去公园玩。倒文:公园里我们玩去了。
- 原句:他非常热爱学习。倒文:学习被他非常热爱。
- 原句: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倒文:有趣的一本书是这样。
- 原句:她笑着走了。倒文:走了,她笑。
- 原句:春天来了。倒文:来的是春天。
需要注意的是,“倒文”这一说法并非正式的修辞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上述示例是根据“倒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的构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手法名称。
分词解释
倒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