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穷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固穷的简介:
jūn zǐ gù qióng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 AI解释
《君子固穷》这句话源自于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出自孔子的一段话,原文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句名言表达了君子在困境中的态度和品行。其基本含义为:真正的君子即使处于困顿、贫困的状态中也能保持自身的道德操守与人格尊严;而那些品格不纯的、品行恶劣的人,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失去理智,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
详细解释:
- “固”: 在这里意指坚持、固守。
- “穷”: 形容词性,用于形容环境或者状况上的困厄状态。在古代,“穷”通常指的是经济条件不佳或生活困难。
- “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高尚、有修养之人的尊称。
- “小人”: 指品行低下的人,在这里用来与“君子”形成对比,突出君子的高洁品格。
这句话强调了在逆境面前保持高尚情操的重要性。它教导人们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被外部环境所动摇或侵蚀。
造句:
- 在公司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张总仍然坚持固穷的原则,亲自到一线与员工共同奋斗。
- 尽管他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但他依然保持君子般的人格独立性,没有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 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李老师还是固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 他的行为确实让人敬佩,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坚守了君子的风骨。
-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选择了违背原则的行为来获利,而有些人仍然坚持固穷的原则,不为所动。
分词解释
君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穷
qióng
1 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2 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3 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4 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5 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