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197-264)的拼音、解释、组词
邓艾(197-264)的简介:
dèng ài/yì (197-264)
三国魏大将。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曾建议司马懿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后任镇西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公元263年,魏军攻蜀,他率奇兵出阴平小道,攻灭蜀。后被诬告谋反,被杀。
三国魏大将。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曾建议司马懿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后任镇西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公元263年,魏军攻蜀,他率奇兵出阴平小道,攻灭蜀。后被诬告谋反,被杀。
- AI解释
邓艾,字士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将领。他以智谋著称,在对抗蜀汉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为著名的是,邓艾在公元263年与钟会联手伐蜀时,采取了奇袭策略,绕过剑门关,直接率军穿越险峻的祁山道,抵达成都附近的绵竹,切断了姜维等蜀汉将领的退路,从而迅速攻占了蜀汉首都成都,促成了三国时期魏、蜀之间的统一。邓艾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而且在平定之后也展现出治理才能,在南征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指挥和策略能力。
以下是使用“邓艾”这个词语构建的五个句子:
- 邓艾以其杰出的军事智慧,在伐蜀之战中赢得了关键一役。
- 那个时期,邓艾凭借奇袭之策,迅速攻占了成都城。
-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们常常提到邓艾的智谋和勇气。
- 在历史上,邓艾的名字往往与著名的祁山道奇袭相联系。
- 我国的一部历史剧中也描绘了邓艾在伐蜀中的精彩故事。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