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帕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公帕的简介:

wén gōng pà
1.古代潮州妇女的一种妆饰。传说为唐韩愈遗制。韩愈谥文。

  • AI解释

实际上,“文公帕”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一个特定情境或者特定领域的表述。在现有的语料库和典籍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解释或用法。“文公”一般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如春秋时期的晋文公,而“帕”则是指手帕。因此我们来结合这两个部分做一个合理的假设性解释。

假设性解释:

文公帕:如果按照“文公”的含义推测,“文公帕”可能是与历史人物文公相关的物品或者象征物,尤其是带有纪念意义的手帕。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这可能指的是用于纪念某位文公(如晋文公)的物品。

造句:

  1. 她从旧箱子里翻出了一块泛黄的文公帕,上面绣着龙凤图案,承载着家族的记忆。
  2. 这块文公帕历经沧桑,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华与变迁。
  3. 在文化展览中,展示了一件珍贵的文公帕,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4. 每当想起先人的英雄事迹时,家中的那块文公帕就会被小心翼翼地取出。
  5. 为了传承历史的记忆,博物馆收藏了这块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公帕

请注意,由于“文公帕”不是正式词汇,上述内容是根据假设进行编写的解释和造句,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背景或语境。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