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闱的拼音、解释、组词

礼闱的简介:

lǐ wéi
1.汉代尚书省在建礼门内,又近禁闱,故称之为礼闱。 2.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 AI解释

《礼闱》,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特指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科举考试。"礼"在这里不仅是指礼仪、仪式等层面的文化习俗,更深层次上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闱"则表示封闭的考场或试院。“礼闱”是科考制度下的一个术语,专指由皇帝直接主持或监督的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

以下为五个使用《礼闱》进行造句的例子:

  1. 在唐玄宗时期,他因在礼闱中表现出色而一举登科。
  2. 为了参加礼闱考试,学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长安城,场面十分壮观。
  3. 唐代的礼闱制度对于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官员们常常以礼闱为背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或宴请宾客。
  5. 礼闱不仅是对个人知识与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其品行和修养的一次全面考察。

分词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