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司的简介:

dū sī
1.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

  • AI解释

都司》是中国古代军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职位,一般负责某一区域或某一军区的管理和指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方,“都司”的具体职能、级别可能有所差异。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都”有统领之意,“司”则表明职责所在;两者结合表示具有统辖权责的一个高级军事职位。
  • 主要功能:一般负责某一地区的军事指挥、监督下属部队训练及战备情况,有时也涉及地方治安管理。
  • 历史沿革:在明代的卫所制度中,都司是重要的军事行政岗位。清朝初期,随着驻防体制的建立,都司的角色有所调整。

造句:

  1. 明代洪武年间,李文忠被任命为某地的都司,负责地方军队的调动与训练。
  2. 清朝初年,因八旗军制实行驻防制度,各旗设都司管理本部兵力,以保证边疆安全。
  3. 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曾担任宁绍台都司,成功指挥了多次海战。
  4. 明代的都司制度下,各都司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军事管理体系,确保了全国军队的一致性。
  5. 清朝晚期,随着对外侵略加剧,朝廷加派许多新的都司以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务。

这些句子展示了“都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应用场景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