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秧子的简介:

yāng zi
1.农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 2.动物的幼体或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的幼苗。也称为「秧儿」。

2. 鱼苗。

3. 北平方言。称不知世事而受人欺骗的富家子弟。《红楼梦》第四五回:「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也称为「家秧子」。

在汉语中,“秧子”一词主要指的是植物(尤其是水稻)在育苗期间的状态或称谓,通常用于描述新种植作物的幼苗。其具体解释如下:

释义:

  1. 农业术语:指刚从种子或者插穗长出来的作物苗,特别是指刚刚播种或插秧后不久的新生稻苗。
  2. 比喻使用:有时也用来比喻处于成长初期的人或事物。

造句示例:

  1. “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培育,田里的水稻秧子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了。”
  2. “今年的天气特别适合育秧,秧子长势喜人,真是丰收在望啊!”
  3. “老师就像农夫一样细心照料着我们这些刚刚入学的‘秧苗’们。”
  4. “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一排排整齐的水稻秧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5. “为了保证秧子的质量,农民伯伯每天都会仔细地进行除草、浇水和施肥。”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秧子”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yāng

1 植物的幼苗:~苗。树~儿。~田。育~。插~(特指稻苗)。2 某些植物的茎:瓜~。拉~。3 某些初生的小动物:鱼~子。4 栽植;畜养:~几棵树。他~了一池鱼。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