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江的拼音、解释、组词

誓江的简介:

shì jiāng
1.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 AI解释

誓江》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古人立誓于江边,以表达忠诚、决心或承诺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生的,比如出征前、和约签订时等情境下进行,通过誓言与江水联系起来,增加了庄重性和不可更改性。

详细解释

  • 誓词:是立誓人所发的庄严承诺。
  • 江边立誓: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在出征之前或者重大决策前,在江边向天地、山河、鬼神立下誓言,以增强誓言的庄重性和不可违背性。
  • 象征意义:立誓于江边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仪式,还含有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天地鬼神承诺的决心。通过这种方式,古人认为可以增加誓言的神圣感与执行力。

造句

  1. 夫君在出征之前,在江边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宣誓要为国捐躯。
  2. 这次协议是在长江之畔签订的,双方立下誓言,共同维护和平。
  3. 历史记载中,很多著名的将军都在临行前于江边立誓,展现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4. 他向长江许下了承诺,表示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不会放弃,要为理想而奋斗。
  5. 在古代,帝王出征时会在江边举行誓师大会,以增强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誓江”这一行为的文化背景以及其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分词解释

shì

1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师。~词。~愿。~死。2 表示决心的话:发~。宣~。立~。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