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角巾的拼音、解释、组词

折角巾的简介:

zhē/zhé/shé jiǎo/jué jīn
1.即林宗巾。东汉郭太,字林宗。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叠。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宋张耒《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鲁国衣冠异,尽戴林宗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

  • AI解释

折角巾》,是一种古代中国特有的服饰配件,它属于一种用来包裹头部或者固定发髻的头巾或头帕。具体来说,“折”是指将布料折叠成一定的形状,“角巾”是古代常见的用以覆盖或包扎头部的一种宽大头巾或手帕。在不同朝代和地方,它的使用方式、样式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有所不同。

造句

  1. 翻阅《红楼梦》,可以发现宝玉经常在文中提到“折角巾”,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古代服饰文化的喜爱,还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中讲究的细节。
  2. 在古代戏剧中,为了更加贴合角色形象,演员常会在舞台上佩戴“折角巾”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3. 折角巾》这种传统的服饰配件,在现代也能找到它的身影,例如一些古装剧、文化展览或是民俗活动中。
  4. 文人墨客在描绘古代生活场景时,也会提到“折角巾”,以此来增加画面的历史感和真实度。
  5.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普遍使用“折角巾”这类服饰配件了,但它依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于我们的历史记忆中。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折角巾》的使用情况和文化背景,也体现了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zhē,zhé,shé

1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jīn

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