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籴的拼音、解释、组词

括籴的简介:

kuò/guā dí
1.征购民间余粮。

  • AI解释

括籴》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粮食采购政策,指的是政府在必要时向民间大规模收购粮食以确保国家粮储充足,防止物价暴涨。这项措施通常会在遇到灾荒、战乱等特殊情况时实施。括籴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意图。

以下是《括籴》的一些基本解释和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背景: 在古代中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当遭遇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粮食短缺或价格上涨时,为了防止饥荒和维持社会稳定,政府会采取括籴政策。

  • 实施方式: 政府通过官方渠道向民间大规模收购粮食,并确保价格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 目的: 括籴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的粮仓储备充足,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能够平抑物价、救助百姓,保证社会秩序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造句:

  1. “面对连年的自然灾害,为了防止饥荒蔓延,政府决定实施括籴政策以稳定粮食供应。”

  2. “历史上,括籴曾多次被用来缓解因战争或天灾导致的粮价飙升问题。”

  3. “通过括籴措施,政府不仅保障了仓储充足,还帮助农民免受高利贷之苦。”

  4. “在古代,每当遭遇严重的饥荒时,朝廷都会采取括籴政策来收购民间多余粮食。”

  5. “这次大规模括籴行动有效地缓解了市场上的粮价波动,并保证了国家储备的充裕。”

分词解释

kuò,guā

1 扎,束:~发(束起头发)。~约肌。2 包容:包~。概~。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