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粮的拼音、解释、组词

寇粮的简介:

kòu liáng
亦作“宼粮”。敌人的食粮。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寇粮”是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通常被用于描述一种古代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策略与行为。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寇”意为侵犯、掠夺;“粮”指粮食。“寇粮”的含义较为特殊,一般指的是敌军为了保证其进攻行动的持久性而采取的骚扰、抢夺对方补给线以切断对方粮食供应的行为。这种做法在古代战争中相当常见,是一种战略手段,通过破坏敌方的后勤保障来削弱敌方的实力。

以下是5个使用“寇粮”的造句:

  1. 在三国时期,魏军为了确保对蜀汉的战略优势,采用了寇粮策略,在蜀国境内不断劫掠粮食,意图造成蜀军缺粮,使其士气低落。
  2. 宋代抗金英雄岳飞在指挥部队时,曾采用过类似寇粮的战术,通过快速机动夺取敌方补给线上的粮食,以此削弱金兵战斗力。
  3. 明末农民起义军利用寇粮策略,在与明朝军队对抗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他们常深入敌后进行骚扰,破坏对方粮草供应,从而达到消耗敌人资源的目的。
  4.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也曾采用过类似寇粮的战术。为了应对官军的封锁和追击,他们有时会主动出击,到附近村庄抢夺粮食。
  5. 在某些历史模拟游戏中,“寇粮”被设计为一种特殊战斗模式或战略选项,玩家可以通过派遣军队劫掠对方的补给基地来获取额外资源。

请注意,尽管“寇粮”的概念在古代确实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军事策略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它并不常用,因此上述造句更多是基于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kòu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2 侵略者来侵犯:~边。3 姓。

liáng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