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屐的拼音、解释、组词

履屐的简介:

lǚ jī
1.鞋。 2.借指脚。 3.见"履屐间"。

  • AI解释

词语“履屐”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是指鞋的意思。其中,“履”字常用来指较为正式或传统的鞋子(如靴子、布鞋等),而“屐”则是指古时人们穿的一种木底鞋,便于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

详细解释:

  1. :古代一种供日常穿着的鞋子。
  2. :指的是木底鞋,在古代尤其流行于北方地区,因其底部有木制的齿,能够有效避免行走时陷进松软的土地中。
  3. 在现代汉语中,“履屐”常常被用作一个整体词组,用来形容人的地位或身份。在文人雅士的诗歌或文章里,它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隐喻意义,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是命运。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常以“履屐”自比,表达自己虽身处卑微但心怀高远的理想。
  2. 在那诗酒风流的年代里,许多诗人常常通过诗句来感叹仕途无门,感慨自己的境遇如同履履无常一般。
  3. 他虽只是一名布衣百姓,却如履屐般勤勉不懈地追求着知识与真理。
  4. 他们以“履屐”自嘲,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5.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每当有人形容一个人虽然地位卑微但却心怀壮志时,“履屐”一词便被频繁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词语《履屐》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鞋:西装革~。削足适~。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步~维艰。4 执行,实行:~行。~约。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赐我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