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乱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惹乱子的简介:
rě luàn zǐ
1. 闯祸;惹祸。
1. 闯祸;惹祸。
- AI解释
实际上,“惹乱子”并非一个正式的汉语词汇,而是一个口语表达,常见于某些方言中。它的意思是指故意制造麻烦、引起混乱或纠纷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词义:“惹乱子”的核心含义是“造成混乱”,通常带有贬义。
- 使用场合:常用于描述那些因为个人行为不当而导致公共秩序或人际关系的混乱的情况,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造句
- 由于他经常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结果惹乱子了,大家都纷纷指责他。
- 她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原本是想道歉,却因为反应过激而惹乱子了。
- 在会议上,小李没有事先了解讨论议题便随意发言,这让他惹乱子了。
- 为了吸引眼球,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不实信息,最终惹乱子,引发了一场网络风波。
- 爷爷告诫孙子不要在邻居面前大声喧哗,以免惹乱子。
请注意,“惹乱子”是一个非正式的用语,在正式或书面表达中一般避免使用。上述例子中的“惹乱子”,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一表达的意思和用法。
分词解释
惹
rě
1 招引,挑逗:招~。~事。~气。~祸。~恼。~是生非。
乱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