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矑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矑的简介:

míng lú
1.明亮的眼珠。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明矑”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其含义或是否存在笔误。不过,在一些文言文献中,“明矑”的读音接近“瞑眩”,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一种暂时性的症状表现状态。

解释: - 瞑眩(míng xuàn):意指服药后的短暂反应,如头晕、目眩等。古代医书中常提到这种现象,认为这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前兆。

如果确实是指“瞑眩”,那么以下是五个使用该词的句子示例:

  1. 服用这味药材后,他果然开始感到一阵轻微的瞑眩感。
  2. 道士给这位病人施了药,不久之后,病人即出现瞑眩之状。
  3. 医生告诉病人:“你正在经历药物引起的瞑眩现象,请放心等待治疗效果。”
  4. 瞑眩是服用某些药材后的正常反应,但若症状持续不退,则需再次就诊。
  5. 在古代医书《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多种具有导致瞑眩作用的药方。

如果“明矑”并非“瞑眩”的误写,请提供更多信息或确认词语的具体含义,以便我能给出更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