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功(1615-1689)的拼音、解释、组词
曹素功(1615-1689)的简介:
cáo sù gōng (1615-1689)
清代制墨家。原名圣臣,又名孺昌,字昌言,一字荩庵,号素功,歙县(今属安徽)人。与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同为清代制墨四大家。其墨庄乾隆间迁苏州,同治间迁上海,子孙相传十三代,有“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誉。
清代制墨家。原名圣臣,又名孺昌,字昌言,一字荩庵,号素功,歙县(今属安徽)人。与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同为清代制墨四大家。其墨庄乾隆间迁苏州,同治间迁上海,子孙相传十三代,有“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誉。
- AI解释
《曹素功(1615-1689)》指的是明代末期至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他姓曹名汝霖,字素功,号存吾、存吾老人等,是安徽休宁人。曹素功以擅长书法和篆刻闻名于世,在明清时期的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详细解释
-
生平:曹素功生于明末,生活跨越了明朝与清朝两个朝代。他早年在家乡修习书画技艺,后逐渐成为著名的文人、书法家,并以精湛的书法和篆刻艺术著称。
-
艺术成就:
- 书法:他的楷书、行书、草书皆有很高造诣,尤其以小楷最为突出。曹素功的书法风格典雅大方,笔力遒劲,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
篆刻:他在印石雕刻上也极为擅长,作品线条流畅,布局精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社会地位与影响:曹素功不仅在艺术领域享有盛誉,在当时的文人圈中也有较高声望。他的作品常常作为礼物赠予官员和朋友,对当时的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造句
- 曹素功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至今仍被众多书法爱好者视为学习楷书的典范。
- 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中收藏的曹素功篆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这幅画作旁边还附有一方曹素功的手迹印章,更添几分文雅之气。
- 作为一名古董鉴赏家,他对曹素功的作品如数家珍,能准确鉴别出真伪。
- 在这次展览会上,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多件由知名书画家曹素功亲自创作的珍贵艺术品。
分词解释
曹
cáo
1 等,辈:尔~(你们)。吾~。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3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4 姓。
素
sù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
功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