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台的简介:
míng tái/tāi
1.传说为黄帝听政之所。 2.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 3.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1.传说为黄帝听政之所。 2.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 3.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议政的地方。《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昔管仲称轩辕有明台之议,则其来远矣。」
词语“明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通常不用于日常对话或书面表达。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明台”可能被用作某个名字或者是某些特定背景下的术语,如在电视剧、电影或者网络流行语中。如果是指特定的含义,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准确解释。
根据现有资料,没有明确记载“明台”作为一个词语或名词的具体意义和用途。“明台”可以拆解为“明”与“台”,其中,“明”通常指的是光明、明白的意思;而“台”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指的是平台、舞台或者某个特定的地方名称等。因此,如果这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命名,则其含义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基于这一理解,为了给出更具体的解释和造句,这里假设“明台”是一个虚构的名字或象征性的词语:
- 作为名字:例如,在一部古装剧中,“明台”可能是男主角的名字。
- 象征光明与正义的平台:在某部以宣扬正直价值观为主题的电视剧中,“明台”可能代表一个光明、公正的地方。
基于上述假设,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 这个男孩叫“明台”,他总是能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光明正义的一方。
- 在《明台奇缘》这部剧中,主角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们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 明台作为公司内部倡导清廉风气的平台,在员工中广受欢迎。
- 每次提到那个名叫“明台”的地方,人们都会联想到那里的美好和和平景象。
- 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建立一个像“明台”一样的地方,那里没有黑暗与欺骗。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明台”的某种可能的解读而构建的示例,并非该词的实际定义或用法。如需更多具体信息,请提供更具体的背景资料。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