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歜羊枣的拼音、解释、组词

昌歜羊枣的简介:

chāng chù yáng zǎo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AI解释

昌歜羊枣》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用于形容人特别喜欢吃某种特定的食物,其中“昌歜”指的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郢喜爱吃的一种野菜,而“羊枣”则是指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叔向特别喜欢吃的某种水果。这两个词后来常常连用,用来表示一个人对某样东西有强烈的偏好或嗜好。

详细解释:

  • 昌歜:原意是指一种野草,据说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郢(名郢,字子南)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
  • 羊枣:古代文献中提及的一种水果,多指山里红(山楂),是鲁国人叔向特别爱吃的食品。

造句:

  1. 这位食客对昌歜和羊枣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去饭馆总要点这两道菜。
  2.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许多老人家依然保留着吃昌歜的习惯,他们说这是家乡的味道。
  3.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小明讲古人的故事,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关于昌歜和羊枣的故事。
  4. 为了满足对昌歜的热爱,他在后院开辟了一块地专门种植这种野菜。
  5. 叔向不仅因为他的政绩闻名于世,还因为他的饮食习惯——特别喜欢羊枣而被人们津津乐道。

请注意,虽然“昌歜”和“羊枣”常用来形容人的嗜好或喜好,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词并不常用作直接描述食物的词语。它们更多是作为成语或者典故中的元素出现。

分词解释

chāng

1 兴盛:~盛(shèng)。~乐(lè)(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2 善,正当:~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3 同“ 菖 ”,菖蒲。4 同“ 猖 ”,凶猛。5 姓。

yáng,xi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2 姓。

zǎo

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红。~泥。囫囵吞~(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