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歜羊枣的拼音、解释、组词
昌歜羊枣的简介:
chāng chù yáng zǎo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AI解释
《昌歜羊枣》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用于形容人特别喜欢吃某种特定的食物,其中“昌歜”指的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郢喜爱吃的一种野菜,而“羊枣”则是指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叔向特别喜欢吃的某种水果。这两个词后来常常连用,用来表示一个人对某样东西有强烈的偏好或嗜好。
详细解释:
- 昌歜:原意是指一种野草,据说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公子郢(名郢,字子南)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
- 羊枣:古代文献中提及的一种水果,多指山里红(山楂),是鲁国人叔向特别爱吃的食品。
造句:
- 这位食客对昌歜和羊枣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去饭馆总要点这两道菜。
-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许多老人家依然保留着吃昌歜的习惯,他们说这是家乡的味道。
-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小明讲古人的故事,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关于昌歜和羊枣的故事。
- 为了满足对昌歜的热爱,他在后院开辟了一块地专门种植这种野菜。
- 叔向不仅因为他的政绩闻名于世,还因为他的饮食习惯——特别喜欢羊枣而被人们津津乐道。
请注意,虽然“昌歜”和“羊枣”常用来形容人的嗜好或喜好,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词并不常用作直接描述食物的词语。它们更多是作为成语或者典故中的元素出现。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