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暗的简介:
míng àn
1.亦作"明闇"。 2.明与暗;明显与隐晦。 3.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 4.喻指聪慧或愚昧。 5.比喻真假;是非。
1.亦作"明闇"。 2.明与暗;明显与隐晦。 3.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 4.喻指聪慧或愚昧。 5.比喻真假;是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物体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觉才造成视觉上的立体感。如:「这屋子的采光不错,明暗适中。」
词语“明暗”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光线或事物表象的对比。具体来说,它可以指物体表面的光照差异、环境中的光亮与阴影部分,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不同方面或状态,如光明与黑暗、明白清晰与模糊不明等。
详细解释
-
自然界的明暗:在描述自然界时,“明暗”通常指的是光线强弱的变化。比如,在绘画中会强调光影对比以增强立体感和真实感;在摄影术语中则涉及到曝光、反差的调整,使照片更加生动或富有层次。
-
比喻意义上的明暗:这个词组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不同方面。例如,“他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的是明的一面,在另一些细节上则是暗的。”这里“明”可以指光明正大、清晰明确;“暗”则可能指的是隐藏的秘密或不为人知的部分。
造句
- 夜晚的城市在灯光下显得既明亮又阴暗,光影交错。
- 他性格里有着明显的明暗两面——公开场合的热情开朗与私下里的忧郁孤僻。
- 在创作这幅画时,我特别注意了如何通过明暗对比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立体感。
- 这本书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复杂的明暗面。
- 他的话中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晦暗的一面,让人难以捉摸。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暗
àn
1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无天日。2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藏。~号。~杀。~娼。~沟。~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访。3 愚昧,糊涂:~昧。~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