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族区域自治的简介:

mín zú qū/ōu yù zì zhì
我国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 AI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理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的制度。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来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统一的实际需要。

以下五个造句:

  1.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确保所有民族都能在自己的地方自由地管理自己。
  2. 西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之一,在这里,藏族人民可以使用他们的语言,并参与政府的管理工作。
  3. 自治区内的少数民族有权决定本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政策,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4.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5.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族人民能够通过自治机关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并参与决策过程,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

1 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外。异~。区~。地~。领~。疆~。2 泛指某种范围:音~。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