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的拼音、解释、组词
江梅引的简介:
jiāng méi yǐn
1.词牌名。即《江城梅花引》。
1.词牌名。即《江城梅花引》。
- AI解释
《江梅引》,词牌名,始见于南宋张炎的《词源》。此调为双调,上片12句,下片10句,共87字。其体制与《忆少年·垂杨岸》相似,但多一个过片的对偶句。该词牌名称是取自梅开在江边之意。因为“梅”在中国诗词中经常被赋予孤高、清雅的象征意义,《江梅引》也因此被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的词体。
详细解释
- 基本结构:双调,87字;上片有12句,其中第5、6句为对偶。下片有10句。
- 韵脚规律:全阕押平声韵。
- 格律特点:
- 上片首句起韵,其余各句通常为仄起平收或平起平收;
- 下片一般平起入韵,最后一句是结语。
造句示例
- 冬日江边雪漫天,疏影横斜映碧涟。——这句描绘了冬日里江畔的景象。
- 江梅引处春风起,玉骨冰肌共此时。——此句运用《江梅引》中特有的意象来表达春天来临的美好画面。
- 谁见雪月交辉夜,江上梅花独放时。——通过描绘夜晚月下之景,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
- 江畔清风送春暖,一树寒梅映人眼。——这句展现了初春时节江边梅花绽放的情景。
- 岸边江梅犹自傲霜雪,待到春风归来时。——通过描写江边梅花不畏严冬的景象,寓意着坚韧与希望。
这些句子虽然不是严格按照《江梅引》的格式创作的,但它们都融入了“江”、“梅”的意象,符合该词牌的基本意境和情感表达,可以作为灵感来使用或进一步发展。
分词解释
江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梅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引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