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兰台的简介:

lán tái/tāi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3.泛指宫廷藏书处。 4.指御史台。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 5.唐代指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 7.道教指肝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宫中藏书的地方。西汉以御史中丞掌管,东汉置兰台令史,典校图籍,治理文书。唐代为秘书省的别称,掌图书秘籍。《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也称为「兰省」。

2. 术数用语。相术家称人的鼻翼为「兰台」。

3. 地名。位于湖北省钟祥县东。

兰台》一词源自古代中国,常用来指代官署或藏书之处。其中“兰”象征着高洁、美好,“台”则指的是古代用于观测天文或者作为重要官方机构的地方。“兰台”通常寓意着文化教育和藏书管理等职能。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汉朝时期,设有专门的收藏图书典籍、研究学问以及记录国家大事的部门,称为“兰台”。这里不仅存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是学者文人的活动场所。 2. 象征意义:“兰”因其高洁、雅致的特点被赋予了美好的意象,“台”的使用,则强化了其作为重要官方机构的形象。二者结合,体现了古代对于文化、学问的尊崇态度。

五个造句: 1.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瑰宝,我们重建了一个现代版的“兰台”,用来收藏和展示珍贵的历史文献。 2. 在那个时代,只有被选中的文人才能进入兰台工作,因此这里成为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知识殿堂之一。 3.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古代珍稀文献,让它们如同《兰台》一般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4. 想象一下,在古代的“兰台”里,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学者正忙碌于研读和整理书稿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 5. 为了纪念这一光荣的传统,图书馆特意将其中一馆命名为“兰台”,以激励后辈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的使命。

分词解释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