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亡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亡的简介:

chū wáng/wú
1.出逃;逃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逃亡、流亡。【例】他因发表措辞激烈的言论攻讦独裁专制的政府,无法在国内存身,只有出亡在外。

1. 逃亡、流亡。《墨子.非命上》:「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送。」《文明小史》第四五回:「这回做了国事犯,出亡在外。」

词语解释

出亡: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常用的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因某种原因被迫离开自己国家或所在之地,往往带有无奈、被迫的意味。在现代语境中,它较少使用,但依旧保留着其深刻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 基本释义
  • 被迫离国避难:指由于政治、军事等压力,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或住所。
  • 离开原地:有时也泛指因某种原因不得不暂时或长期离开某地的情况。但这种用法在现代语境中较少见。

  • 历史背景: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出亡”常用于描述帝王、贵族等高层人物因战败、政变等原因而被迫流亡国外或国内其他地方的情形,如“勾践出亡”即指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逃往他国的故事。

造句

  1. 古代用法:面对强大的敌人,齐桓公不得不选择暂时出亡,寻求盟友的帮助。
  2. 比喻用法:由于公司面临严重的危机,张总只能选择出亡到外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 现代语境:在一次紧急的疏散命令后,学校里许多家长都面临着出亡的情况,他们带着孩子们去往安全的地方避难。
  4. 政治隐喻:面对国内经济衰退和外部压力,这位国家领导不得不进行改革,并因此选择了一种出亡般的生活方式来躲避公众视线。
  5. 文学创作: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面前,那些长期居住在海边的居民不得不选择出亡到内陆寻求安全。

这些句子展示了“出亡”一词从古代历史背景到现代语境中的多样用法,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wáng,wú

1 逃:逃~。流~。2 失去:~佚。~羊补牢。3 死:伤~。死~。4 灭:灭~。~国奴。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