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的拼音、解释、组词

二十四孝的简介:

èr shí sì xiào
1.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元张宪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元郭居敬辑。以诗体叙述古代孝子的事迹,计有大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裒、丁兰、孟宗、黄庭坚二十四人。

二十四孝》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古代孝子事迹的编纂,讲述了24个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展示了不同形式的孝道。这些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子女对父母最深切、最高尚的爱与关怀的表现。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家庭观念。

以下是《二十四孝》中五个著名的孝行及其解释:

  1. 卧冰求鲤:东汉时期,王祥为了给病重的母亲煮食鲤鱼,不惜在冬天躺在结了厚冰的河面上,用体温使冰融化出鲤鱼。这个故事展现了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

  2. 扇枕温衾:西晋时期的黄香,每当炎热夏日便为父亲扇凉枕头和被子;到了寒冷冬夜,则先睡在床边让温暖了床铺后才睡去。此行为体现了他对父母深沉无私的爱。

  3. 跪乳反哺: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如同小羊羔长大后会反过来照顾吃奶时哺育它们的母亲一样。出自《庄子·至乐》篇,寓意着报答恩情之大义。

  4. 卖身葬父:春秋时期,干木为了安葬死去的父亲,不惜卖身为奴。这个故事体现了他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和责任而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

  5. 亲尝汤药:汉代的郭巨为了让生病的母亲服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先亲自尝试每种药材的味道,确保无毒后才让母亲服下。这展现了他为了照顾母亲不惜牺牲个人舒适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五个使用《二十四孝》故事进行造句的例子:

  1.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灵深处对父母的关怀。
  2. 黄香扇枕温衾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学子对于长辈深深的敬爱之心以及无怨无悔的付出。
  3. 在当今社会,我们虽不必像古人那样“卖身葬父”,但那份愿意为家人奉献一切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4. 干木的故事提醒着每一个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当优先考虑父母的感受与需求,即使这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
  5. 郭巨亲尝汤药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孝子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更深刻地展现了他愿意为了家庭成员的安康而做出任何努力的决心。

分词解释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