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政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政的简介:

yì zhèng
1.以义服人的政治。

  • AI解释

词语《义政》是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以仁爱、正义为基础的政治治理思想。它强调政治领导人应该遵循道德和正义原则来治理国家,注重人民福利和社会公正。

详细解释

  • 仁爱:即爱人如己,对待百姓如同对自己的亲人一样。
  • 正义:指的是治理者的行为要符合社会公道和公平的原则。
  • 民本思想: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理政应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造句

  1. 历代明君都深知义政的重要性,他们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在实施《义政》的过程中,领导者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正义的标准。
  3. 只有遵循义政的原则进行治理,国家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局面。
  4. 《孟子》中提到的“仁者爱人”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推行义政的基础。
  5. 现代社会虽然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追求正义、关注民众福祉的理念仍然适用,这也是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分词解释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