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则昃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中则昃的简介:

rì zhōng zé zè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昃,太阳向西。日中则昃指过了中午,太阳就要西斜。比喻事物盛极而衰。易经˙丰卦˙彖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你但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都是无往不复。

1. 昃,太阳向西。日中则昃指过了中午,太阳就要西斜。比喻事物盛极而衰。《易经.丰卦.彖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你但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都是无往不复。」

日中则昃》这句话出自《尚书·尧典》,原文是“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其中,“日中”指的是太阳在正午时分达到最高点,“昃”(zè)指的是太阳偏西的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顶点后就会开始衰落或变化,强调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处在最佳状态。

详细解释:

  • 日中则昃: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盛时必然会走向衰落。
  • 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事物的发展有其阶段性特点,任何达到巅峰的状态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它警示人们要有危机意识,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造句:

  1. 公司的业务在去年达到了顶峰,但日中则昃的道理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战略调整。
  2. 股市就像“日中则昃”,当股价涨到最高点时,下跌的风险就随之而来。投资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3. 在科学界,任何理论或研究都可能有其适用的范围,“日中则昃”提醒我们要持续探索和创新,避免固步自封。
  4. 一个人的成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日中则昃”,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需要时刻努力保持前进的动力。
  5. 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日中则昃”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善于在变化中寻找机遇,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中则昃”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