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装的拼音、解释、组词

卷轴装的简介:

juàn zhóu zhuāng
中国古装书装订形式之一。将纸张黏连成长幅,用木或金、玉、牙、磁等制成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盛行于隋唐时。中国画画卷仍多用卷轴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图书的装订方式。将纸黏接成长幅,以圆棒作轴杆,从左至右卷成一束的方式。

《卷轴装》是一种传统的书籍装帧形式,主要指的是将书页连续地连接在一起,并以一端固定在木制或竹制等材料制成的轴上。这种装订方式使得书籍可以通过两端的手柄滚动展开阅读,故而称为“卷轴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这类装订形式常用于各种手抄本、经史典籍以及绘画作品等。

详细解释

  • 结构特点:卷轴装的书籍通常具有一个长条形的纸张或绢布作为书页材料,这些材料通过粘合或者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连贯的长条。然后在一端固定在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手柄上,另一端则留空,便于展开阅读。
  • 使用场景:这种装帧方式多用于古代手抄本、经卷、书画等文献中,特别是在中国和东亚地区较为常见。

造句

  1.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将自己创作的诗歌或绘画装裱成卷轴形,以便于收藏与展示。
  2. 在博物馆内展出的古籍珍品多采用传统的卷轴装订形式,以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3.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使用现代技术来复制或修复原有的卷轴装书籍。
  4. 尽管现在电子书越来越普及,但在某些学术研究领域中,古老的纸质卷轴装书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5. 在一些图书馆和文化展览中,采用卷轴装形式的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它们不仅是知识传递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分词解释

juàn,juǎ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试~。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

zhóu,zhòu

1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心。轮~。2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卷~。3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两~丝线。4 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5 枢要的地位:当~(①当权,官居要职;②居要职的官)。6 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周围的点围绕它旋转,或是用它作为确定各点位置的标准:转动~。坐标~。

zhuāng

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7 安置,安放:~载。~卸。8 布置,点缀:~修。~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