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七杂八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七杂八的简介:

hú qī zá bā
1.见"胡七乱八"。

  • AI解释

实际上,“胡七杂八”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无法提供其详细的释义。该词可能是口语中的一种随意表达或特定情境下的创造用语。不过,在某些地区或者方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说法,例如“胡乱糟蹋”,用来形容没有条理、无序的状态,或者是对某事物处理得很糟糕的情况。

下面提供5个与类似含义的词语相关的句子,以帮助理解这种表达方式可能的应用场景:

  1. 小明家里的书房被他胡七杂八地整理了一番后,书架上满是散落的书籍和纸张。
  2. 老王在装修新房时,对家里的东西进行了胡七杂八地布置,结果显得很乱。
  3. 桌子上的文件和信件都被小李胡七杂八地堆在一起了,他忘记了整理归档。
  4. 她总是把房间收拾得一团糟,每次来客人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胡七杂八的打扫。
  5. 老张在清理仓库时发现很多物品被胡七杂八地堆放着,显得凌乱不堪。

如果“胡七杂八”是特定语境中使用的一种说法或方言,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 混合:夹~。混~。~交。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