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瓮的拼音、解释、组词
茧瓮的简介:
jiǎn wèng
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园客者,济阴人……常种五色香草,积十余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荐之以布,生华蚕焉,至蚕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缫六七日丝方尽。"后因以"茧瓮"指大蚕茧。
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园客者,济阴人……常种五色香草,积十余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荐之以布,生华蚕焉,至蚕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缫六七日丝方尽。"后因以"茧瓮"指大蚕茧。
- AI解释
《茧瓮》一词并非一个标准成语或常用词汇,它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茧”和“瓮”。其中,“茧”是昆虫化蛹后的包裹体,多指蚕茧;“瓮”则是一种古代的陶制容器。结合两者,“茧瓮”可以形象地比喻一种封闭、束缚的状态或环境。
解释
- 茧:在昆虫生长的过程中,某些种类(如蚕)会进入一个保护性的外壳——茧中,在这里完成化蛹到成虫的转变。
- 瓮:古代的一种陶制容器,形状多为圆筒形,有盖子可以封口。
“茧瓮”一词通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处于一种封闭、束缚的状态中,既不能自由地成长和发展,也无法轻易摆脱这种环境。它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限制性。
造句
- 虽然这个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小明深感自己仍被局限在茧瓮之中,渴望更多的发展空间。
- 在学校里,有时候学生的学习氛围就像一个茧瓮,虽然有规则和约束,但也滋养着年轻人的成长。
- 进入职场后,老李逐渐意识到公司的封闭环境犹如茧瓮一般限制了他的创新思维。
- 为了打破个人发展的“茧瓮”,张女士决定申请出国深造的机会。
- 小明认为自己就像一只困在茧瓮里的蚕,渴望冲破束缚、获得自由。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