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于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敷于散的简介:

fū yú sàn/sǎn
1.魏晋时期中药名。相传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调和而成。

  • AI解释

敷于散》这一表述并不常见,可能是指中医术语“敷药”或“涂剂”,指的是将药物涂抹在患处进行治疗的方法。但单独的“敷于散”并不能直接找到对应的医学典籍出处或者明确定义。因此,我假设您是想了解“敷药”的用法以及造句。

敷药

在中医中,“敷药”是指将制作好的药膏或药物粉末涂布于皮肤表面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外伤、皮肤病等症状的处理。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较好的局部疗效。

例句:

  1. 医生建议我用这瓶中药制成的敷药来治疗伤口。
  2. 她在手腕上敷了自制的草药膏,希望能缓解关节炎带来的疼痛。
  3. 护士指导患者将药物粉末均匀地涂抹在患处,并轻柔地按摩以促进吸收。
  4. 病人按照医嘱,在颈部轻轻涂上一层薄薄的中药糊剂进行自我治疗。
  5. 当皮肤出现轻微划伤时,使用适当的敷药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

请注意,以上例句中的“敷药”一词假设为描述性用语,并非严格的医学术语。实际应用中,请遵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具体指导和建议。

分词解释

1 布置,铺开,摆开:~设。~陈(铺陈,详细叙述)。~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2 涂上,搽上:~药。~粉。3 足够:入不~出。4 古同“肤”,表面的。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