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督役的简介:
dū yì
1.犹监工。
1.犹监工。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督役》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监督或管理劳役或工作,是一个比较正式和规范化的用语。它涉及到对人力、物力进行组织和调配的过程。“督”表示的是监督、指导的意思,“役”则指劳役、差使。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督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监督执行任务:在古代,朝廷或官府派遣官员去监督地方的劳作情况。 2. 管理劳动力:不仅限于农民的农耕之役,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公共工程建设、军事行动等所需的组织和指挥。 3. 经济活动与规划:包括对工商业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以及资源分配。
造句
- 督役官王大人亲自来到田间地头,督役百姓进行春耕工作,确保庄稼按时播种。
- 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朝廷派遣了大量督役官吏来管理民夫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 官府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与稳固,特设督役一职,定期检查维护桥身结构。
- 督役司长每日都会亲自查看各工坊生产情况,确保按时交货并符合标准。
- 当年攻打江南时,魏军设置了专门的督役部门来协调粮草运输和士兵补给。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督役》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应用场景,也体现了其核心意义——对人力和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
分词解释